类别:B
签发人:韩明芳
宝经合函〔2024〕10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第三次会议第321号
提案的答复函
冯宏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钛产业支持力度的提案》(第321号)收悉。感谢您对宝鸡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关心,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群长制”、“链长制”,钛及钛合金产业链聚力实施产业提升“六大工程”,提出“1151”发展目标(即钛材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集群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上市企业达到5户,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组建涵盖政府、龙头企业、行业机构和专家的产业链工作专班,建立领导包抓、服务专员等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提成效的工作和活动,产业链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我局作为市钛产业副链长单位,在市级相关部门和宝鸡高新区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高水平举办了2023中国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以及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德国、奥地利、哈萨克斯坦、韩国及国内223家企业和机构参会参展。认真抓好抓重点工作和项目推进,赴省工信厅参加全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座谈会,向省专班汇报我市产业链工作进展,争取给予宝鸡市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联系相关金融机构,召开产业链座谈会,开展金融助钛活动。深入调研钛产业链企业,梳理钛企业关于人才培养、项目支持、上市融资等方面困难及建议30余条,及时吸纳有关建议,积极为企业解决消防、环保、用地、用工等实际困难。市工信局举办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认定及技术改造项目申报政策宣讲会,加强了企业对政策的了解,提高了申报通过率。全年围绕项目建设、融资上市、科技创新、数智化赋能、标准化建设等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举办沙龙活动3次、政银企对接会2次、行业培训2次,产销对接活动3次,有效促进了行业内及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满足了企业相关需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多家国家和省级媒体先后聚焦我市以链群模式专班推进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报道。
全市钛及相关企业达到600多户,规上企业增加到18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到1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加到51户,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40户,瞪羚企业增加到22户。2023年,全市钛产业实现产值640亿元,钛加工材产量达到7万吨,集群规模已经位居全球首位。
当前我市钛企业融资仍是最大难题;产业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支撑作用发挥不充分,高端人才难以留住,产业工人培养机制不建全;钛标准、检测、交易等相关产业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结合市经济合作局及钛产业链副链长工作职能,下步,我们对加大钛产业支持力度,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产业链上游
一是走出去“控”。全球钛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印度和乌克兰等国。国内海绵钛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辽宁(朝阳、锦州一带),云贵川(云南楚雄、四川攀枝花、贵州遵义一带),新疆哈密等地。鼓励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投资、战略联盟等方式,在国内外收购或新建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品质钛矿基地,以满足国内对高品质原料的需求。引导具备实力的钛企业参照宝钛集团、金山钛业模式,通过控股、参股、合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海绵钛的生产,保障海绵钛的供应。二是开放式“固”。招引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或金融资本,从海绵钛交易入手,参与构建全国性的海绵钛交易平台项目,从而保证供应链的稳定。目前,我市正威宝鸡新材料、陕西钛谷集团,以及香港长乐基金都有此方面的计划。
二、产业链中游
一是引入“龙头”。招引国内具有进军钛行业意愿的大型企业,跨领域投资钛行业,着眼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重点投资钛板材、卷带和箔材的轧制,高强高温航空航天钛合金、高性能高精密钛合金锻铸件、航空大规格锻件及型材、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发生产等项目。同时,促进市内钛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钛企业加强合作,引入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培育“链主”。支持市内已经具备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小巨人”企业、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同类领域中小企业整合重组,集中优势力量,聚焦重点技术领域,做专做精做出规模,打造一批对产业链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新的“链主”企业。
三、产业链下游
一是从供给侧突破。支持市内钛企业围绕钛材应用领域增长点,加大化工、航空航天、兵器装备、海洋工程、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钛产品单元集成和成套终端产品开发力度,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拓普达钛业、斯坦特生物科技)。二是在需求侧布局。从政府层面,加强与中航科技、中航科工、航空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船舶、兵器工业、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建材、中国建研院等大型央企和设计院所的合作,从设计端和需求侧促进钛材料推广应用场景,推进钛材对钢、铜、铝等材料在相关领域的替代。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点是重中之重。三是要跨领域合作。从域外招引应用领域领军企业,扩大我市钛及钛合金终端产品的种类和体量。例如正在对接的希诺股份布局投资高端钛杯用无缝管材生产加工项目。要从市内促进跨领域合作,疏通本地不同产业链间的堵点。例如石油装备产业与钛产业结合,促进宝鸡石油机械在钻井平台、新能源项目中应用钛材料或钛构件;航空航天产业与钛产业的结合,促进保和防务、北辰航空等企业加大对钛材料的研发应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与钛产业的结合,促进吉利汽车、福士汽车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在相关产品中设计应用钛材料(特斯拉汽车大批量应用了钛材料底盘防护网)。
四、产业链生态
一是引资本,招引知名投行机构、金融企业,参与市内钛企业重大项目投资或在宝设立产业基金(已对接陕西金控资本等在此方面布局)。二是引平台,着眼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市场交易等方面,从国内外引入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宝设立科创、交易、标准等服务平台。三是引人才。面向海内外,吸引钛及稀有金属方面的专家、在外宝鸡籍专业人才、高校毕业生来宝工作或创业。
宝鸡市经济合作局
2024年5月10日
(联系人:颉爽,电话:0917-3261239、18208969803)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