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06-12 16:39:35

类别:A

签发人:韩明芳

宝经合函〔2024〕11号

对市十政协三次会议第31

提案的答复函

 

市民盟: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平台的提案》(第31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工作的支持和对产业发展的密切关注!结合当前全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情况现答复如下:

钛及新材料产业是宝鸡市大优势产业之一,是全省3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并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宝鸡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强化宝鸡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地位”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做强工业,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促进了钛及新材料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现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2023年钛材产量7万吨产量占全国65%全球33%,为适应钛产业发展需求目前钛谷交易平台和钛产业学院正在加紧建设和筹备之中。 

一、钛谷交易平台

钛谷交易平台是陕西钛谷集团、陕西钛谷云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钛产品网上交易平台(陕西钛谷集团是由高新投资集团和工发联联合成立的集团公司)。平台得到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协会商会,行业头部企业,各大产业园的的大力支持。钛谷交易平台由全球领先的国际化智能技术服务商负责搭建,使平台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更强。平台有七大优势:一是最权威最安全钛行业交易平台、二具有最全钛企名录精准对接双方、三是平台系统稳定资金安全保障、四是行业专家提供真知灼见、五是数据实时更新方便快捷查询、六是全方位高品质服务、七是专业展会支持引领行业发展。

具体表现在:钛谷交易平台是全面覆盖钛金属及其相关产品交易的综合性服务网站,集信息资讯、在线交易、数据分析、专家库、人才库、展会直通车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交易型网站。网站覆盖面广、钛品类齐全、公域流量大、知名度高,便捷交易、企业免费入驻、实时发布钛产品价格走势,免费查询钛业价格讯息,用户群庞大,平台自带流量。平台不仅服务于全国并且服务于全球钛行业用户,提供丰富的钛厂资讯、VR看场、产品溯源、物流保障、多语种播报解读等功能模块。

平台的目标:全力打造公域流量最高、功能齐全的钛全品类交易型平台。目前注册会员5万,私域用户50万,钛行业同类网站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

二、钛产业学院

为积极响应《宝鸡市钛及新材料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 (2023—2025)》,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铸造职教品牌,充分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2024年1月11日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成立钛产业学院,实施“1114”工程,即“一馆一院一平台四基地建设,助力我市钛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打造全国钛材料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和技工人才培训高地

钛产业学院按照“一馆一院一平台四基地”组织构架,高度聚集和整合学校各方资源,构建产业学院长效运行机制。钛产业学院设名誉院长1名,执行院长1名,项目牵头负责人5名。钛产业学院下设秘书处,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1名,干事2人。秘书处主要负责钛产业学院日常管理、资料收集归档等具体工作,协助产业学院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产业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1114”工程每个项目组建运行团队,由1名校领导或党委委员牵头负责,明确牵头部门及主要成员,制定项目实施工作方案,推进项目按期完成并有效发挥作用。
         (一)“一馆”:钛产业展馆

钛产业展馆是集钛产业发展、钛材产品加工、钛材成品展示等为一体的钛材料知识科普展示馆。展馆地址设在学校蟠龙校区图书馆1楼,占地2600平方米,分为宝鸡钛工业发展史、制作工艺展示区、产品展示区、企业洽谈和技术交流分享区、视频展示区、茶歇区等多个功能区域,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览形式,让参观者全方位地了解钛的特点、加工技术、环保性能等方面的知识,促进行业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创新思维和技术研发的动力,吸引全国投资者的目光,推动宝鸡钛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合作。
         (二)“一院”:钛技术应用研究院

钛技术应用研究院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梳理钛及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共性难题,依托研究院专家,推进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高校合作,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相关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逐步开展重点创新任务、重大科技难题攻关,逐步进行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改革成果转化和经验推广。
         (三)“一平台”:“钛”想告诉你服务平台

“钛”想告诉你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站等媒体,更优地为相关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实现钛及先进材料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服务共享、产品推介与销售、新工艺介绍、人员线上培训等内容一站式服务,通过平台更快地共享不同钛生产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产品资源,让企业之间充分沟通了解,以满足企业本身需求和发展。学校通过“钛”想告诉你服务平台的搭建,更好地促进宝鸡市及周边区域的钛及新材料产业链平衡发展,从而实现政校行企合作共赢。
         (四)“四基地”:人才供给基地、员工培训基地、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技术推广基地
        1.人才供给基地
        根据钛材料属性、加工特性、工艺特性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智能制造专业群特色,完善钛及先进材料相关课程,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现校行企三方的学生定制培养及人才定向输出。
        2.员工培训基地

根据钛行业及相关企业的需求,依托学校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依靠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为蟠龙园区、宝鸡钛产业、全国钛产业相关企业、行业进行技能人才培训及等级认证。
        3.企业孵化基地

充分利用学校、蟠龙园区各方资源,发挥基地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政策引导、投融资服务、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助力钛相关企业、行业做大做强。
         4.技术推广基地

将钛产业学院中“钛技术应用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加工生产过程中,组织技术推广与技术成果鉴定、登记及奖励工作,承办宝鸡钛行业知识产权、科技保密、技术市场等各项服务工作。

三、钛及钛合金数字化转型情况

随着我市钛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产业链条愈加完整、科研创新更具活力、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企业需要通过数智化转型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钛及钛合金产业链专班大力推动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数字赋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积极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实现产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升钛返回料回收和循环利用能力,拓展返回料在一般工业用品、钛铁产品、兵器用材料等领域应用,推动构建新型绿色钛材料产业发展体系。

二是支持宝钛集团等牵头建设钛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搭建宝鸡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示范企业创建、龙头企业自建平台、中小企业上云、工业APP推广“四大工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钛产品加工领域的创新应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

三是推进钛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开展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改造,鼓励新建项目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提升钛行业智能制造水平,推进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实施了宝钛集团智能锻造车间、陕西茂淞新材数字化改造等工程,完成钛产业链设备接入2554台/套,钛企业上云上平台200多家,两化融合贯标钛企业70户,实现钛企业走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

四是宝钛集团荣获“中国西部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实践单位”称号,宝鸡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1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汇编

四、下一步计划

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各个优质钛产业平台,进一步发挥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优势,加大对我市钛及钛合金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推动钛及钛合金产业快速集群发展。

一是不断复制推广经验。支持数字化服务商为被改造企业提供诊断、咨询等服务,开发集成“小快轻准”的数字化服务和产品,供企业自愿选择,开展数字化改造。同时,总结集成通用性强、效果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复制推广,放大政策效果。

二是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全面优化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走好走稳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三是要不断加强产业链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合作,实现订单、设计、生产、供应链等多方面协同。鼓励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通过产业纽带、聚集孵化、上下游配套、开放应用场景和技术扩散等方式赋能中小企业。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宝鸡市经济合作局

                                                 2024年6月6日

 

 (联系人:董文敏,电话:0917-326124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主办:宝鸡市经济合作局 地址:宝鸡市行政中心6号楼C座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电话:0917-3261280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32

陕公网安备610303020002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