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签发人:韩明芳
宝经合函〔2023〕10号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2号建议的答复函
魏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宝鸡钛产业作全球‘顶流’”的建议》(第16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钛及钛合金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市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2021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宝鸡市提升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宝办发〔2021〕11号),部署实施“群长+链长制”,并将钛及钛合金产业链作为确定的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第一位。2022年7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宝鸡市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宝办发〔2022〕15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未来几年我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思路进行明晰,提出实施产业提升“六大工程”,明确了“1151”发展目标(即钛材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集群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上市企业达到5户,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宝鸡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关于您提到“主动靠近西安,促进更多科技资源在宝转化”“统筹产业布局,加大上下游链条分工与合作”“加大金融、人才、技术培训等资源要素配给力度,将产品向民品应用领域延伸”等建议,对我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宝鸡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积极对接西安等地优良科创和人才资源,着力构建秦创原“两链”融合核心引领区、示范推广区、辐射带动区,支持秦创原(宝鸡)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宝鸡)飞地孵化器建设,推动“一港四院四中心”(秦创原宝鸡创新港,西北有色宝鸡创新研究院、柳林酒研究院、宝钛新材料研究院、陕汽专用车岐山研究院,工业自动化智能传感器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井下大功率电加热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固态白酒酿造中试基地、微生物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支撑更多科技成果在宝转化。在《行动方案》中,明确了宝鸡高新区、眉县、陈仓区作为钛及钛合金产业链主要承载区的定位,产业发展布局更加清晰;着眼培育分工协作、有序发展的企业分布格局,提出了“中小企业集聚工程”,引导企业按照“专精特新”的路子发展壮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钛产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达到1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5户;着眼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钛产业聚集,提出了“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和“服务体系优化工程”,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宝鸡钛产业学院,弥补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短板;成立了陕西钛谷集团,着力倒灶钛产业综合发展服务平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水平和配套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对接国家制造业大基金,推动设立钛产业基金工作;联系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链调研活动,举办政银企座谈会,推动开发针对性金融工具支持钛企业发展,优质企业信用贷款、企业信用卡等金融产品已经受到企业欢迎。同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市坚持将扩大钛产业链应用领域,作为产业链发展水平提升的重中之重,着力推动,优先突破;将国内航空航天、海洋、建材、生活用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作为产业链招商的目标企业,多方联系对接,促进产业合作;鼓励支持本地钛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航空展、化工展、海洋展、广交会等会展活动,主动拓展钛材料应用市场。
下一步,我市在产业链提升和招商引资工作中进一步吸纳您的建议,紧扣钛产业“1151”发展目标,抓实产业链提升“六大工程”,牢牢聚焦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打造金字塔式企业梯队,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进高质量项目和园区建设,强化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打造国际一流钛产业生态体系,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谢您对我市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宝鸡市经济合作局(代)
2023年7月15日
(联系人:张腾,电话:3261294)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委员会,渭滨区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督查室